那声音不高,却像一道惊雷,炸响在沈薇薇混沌的意识边缘。
低沉,带着惯有的威仪,又似乎比白日里在御花园时,少了几分疏离的冰冷,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……疲惫?
或者说,是一种深藏的、不容于人的隐秘。
孤这隐疾,你可会治?
沈薇薇猛地睁开眼,心脏在那一瞬间几乎停止了跳动。
黑暗中,她只能勉强看到牢门外一道模糊的、挺拔的玄色轮廓。
是太子周沐宸!
他怎么会在这里?
还是在这样的深夜,独自前来?
无数念头在她脑中飞转。
是试探?
是陷阱?
还是他真的身有隐疾,白日里见她“验毒”手段非常,故而病急乱投医?
她迅速压下心头的惊骇,强迫自己冷静。
无论哪种可能,这都是一个机会,一个她必须小心翼翼抓住的机会。
她没有立刻起身,依旧维持着蜷缩的姿势,只是将脸从臂弯里抬起,望向声音来源的方向,声音带着刚醒时的沙哑和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茫然:“谁……谁在外面?”
门外的身影静立不动,似乎对她的反应并不意外,也没有重复问题,只是耐心地等待着。
那份沉默本身,就带着巨大的压力。
沈薇薇知道,装傻充愣混不过去。
她挣扎着想要站起,却因久坐和寒冷,双腿麻木,身子一软,差点栽倒。
她扶住冰冷的墙壁,稳住身形,这才慢慢走到牢门前,隔着粗壮的铁栏,望向外面。
甬道墙壁上插着的火把光线昏暗,跳跃的火光映在太子周沐宸的脸上,明暗交错,让他俊美无俦的容颜更添了几分深邃难测。
他依旧穿着那身玄色蟒袍,只是卸去了白日里繁复的冠冕,墨发仅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,少了几分朝堂之上的凛然,多了几分夜色的深沉。
他的目光,如同寒潭之水,平静无波地落在她脸上,似乎在审视一件物品的价值。
“奴婢……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沈薇薇低下头,依着规矩行礼,声音依旧带着细微的颤抖,不完全是伪装。
面对这个掌控着她生杀大权的男人,以及这突如其来的问题,她无法不紧张。
“回答孤的问题。”
周沐宸开口,语气平淡,却不容置疑。
沈薇薇深吸一口气,抬起头,目光尽量保持澄澈与恭谨:“殿下恕罪。
奴婢……奴婢并非医者,只是幼时机缘巧合,跟随一位游方郎中学过些许皮毛,认得几味草药,懂得一些粗浅的验看之法。
至于医术……实在不敢妄言。”
她必须藏拙。
现代医学知识是她最大的底牌,绝不能轻易暴露。
尤其是在这位心思深沉的太子面前。
周沐宸凤眸微眯,并未因她的推脱而动怒,只是淡淡道:“你能一眼看出糕点中混有罕见的苦艾汁,并能道出其药性,这并非‘粗浅皮毛’所能及。”
他的目光锐利,仿佛能穿透人心。
沈薇薇心头一紧,知道仅凭之前的说辞难以取信。
她斟酌着词句,缓缓道:“回殿下,奴婢……奴婢于辨识药材气味、性状上,或许比常人稍敏锐些。
那苦艾汁气味虽被桂花露掩盖,但投入水中后,其被油脂包裹的特性,以及与水接触时散逸出的那一丝极淡的、独特的清苦寒气,奴婢恰好……曾经在郎中师父那里闻到过类似的,故才大胆猜测。
至于更深奥的医理病理,奴婢实在……力有不逮。”
她将原因归结于“嗅觉敏锐”和“偶然见识”,这比声称自己精通医术要安全得多,也更能解释她白天的表现。
周沐宸沉默地看着她,火光在他深邃的眼底跳跃,让人看不清其中情绪。
牢房内外,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,只有火把燃烧时偶尔发出的“噼啪”轻响,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、不知是风声还是什么别的窸窣声。
过了许久,久到沈薇薇几乎以为他不会再开口,或者己经离开时,他才忽然道:“若有人,常年夜寐不安,浅睡易醒,甚或……时常为梦魇所困,醒来后心悸怔忡,精神倦怠,日间却需强打精神,不得舒缓。
此症,可能治?”
他的声音依旧平稳,但沈薇薇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平静语调下,一丝极力压抑的、深沉的疲惫与……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。
失眠,多梦,心悸,精神倦怠……这症状,听起来像是严重的神经衰弱,或者焦虑症,甚至可能伴有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的影子。
在古代,这通常被归为“心悸”、“不寐”、“虚劳”的范畴。
沈薇薇心中飞快地分析着。
太子身份尊贵,压力巨大,勾心斗角,甚至可能经历过某些不为人知的创伤,患上此类病症并不奇怪。
但太医们想必用尽了安神补脑的方子,效果却不佳,否则他也不会深夜来此,询问她这个小宫女。
问题可能比表面更复杂。
她没有立刻回答“能治”或“不能治”,而是谨慎地问道:“殿下所述之症,太医院的诸位大人医术精湛,想必己有良方调治?”
周沐宸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、近乎嘲讽的弧度:“良方?
不过是些安神汤、补心丹,初时或有些效验,日久便如饮水。
且……”他顿了顿,没有说下去,但沈薇薇明白,那些汤药恐怕还带着某些他不愿承受的副作用,比如白日昏沉,影响理政。
沈薇薇沉吟片刻,道:“殿下,奴婢才疏学浅,不敢妄断症结,更不敢与太医们的方略相比。
只是……依奴婢浅见,若汤药效果不显,或可尝试从旁辅助,徐徐图之。”
“哦?
如何辅助?”
周沐宸似乎来了些兴趣。
“其一,可在饮食上稍作调整。
夜膳不宜过饱,避免油腻辛辣。
睡前一个时辰,可饮用少量温热的、安神助眠的饮品,例如……用小火慢炖的百合牛乳羹,或是加入少许酸枣仁、桂圆的蜜水。”
她开始抛出一些温和的、属于“厨娘”范畴的建议,这也是她明面上合理的技能。
“其二,睡前可用温热药汤泡脚,水温以略高于体温,浸至微微出汗为度,水中可加入适量宁心安神的药材,如夜交藤、合欢皮等。
此法有助气血流通,引火归元,或可改善睡眠。”
这些都是现代人也常用的辅助方法,安全且有一定道理。
周沐宸静静地听着,未置可否。
沈薇薇犹豫了一下,还是决定稍微展示一点“不同”之处,以增加自己的价值。
她声音放得更轻,带着一丝不确定:“还有……奴婢曾听那位郎中师父提过一嘴,道是‘心主神明’,‘肝主疏泄’。
长期思虑过度,情志不舒,可能影响肝气调达,进而扰动心神,导致夜不能寐。
故而,有时……有时疏解肝郁,调和情志,比单纯安神更为关键。
只是此法玄妙,非药石所能速达,需……需自身调节,或辅以适当的导引之术(类似现代的心理疏导和运动疗法)。”
她这番话,己经触及了身心医学的边缘,在古代中医理论中虽有涉及,但往往不被重视。
她小心翼翼地表达,观察着太子的反应。
周沐宸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更久,那深邃的眼底,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波动了一下。
他并未追问“导引之术”具体为何,只是淡淡道:“你懂得倒不少。”
这话听不出褒贬。
沈薇薇连忙低头:“奴婢妄言了,只是拾人牙慧,殿下恕罪。”
又是一阵沉默。
就在沈薇薇以为这次问话即将结束时,周沐宸忽然换了个话题,语气重新变得冷冽:“今日之事,你如何看?”
沈薇薇心中一凛,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。
他问的不是病情,而是御花园那场风波。
她深吸一口气,谨慎地回答:“奴婢人微言轻,不敢妄加揣测。
只是……只是觉得那苦艾汁出现得蹊跷,刘公公的反应……也有些异常。”
“哦?
何处异常?”
“奴婢指出苦艾汁可能混在桂花露中时,刘公公虽极力否认,但……奴婢似乎看到他眼神闪烁,下意识地握紧了袖口,额角的冷汗也流得更多了。
这不像全然无辜被诬陷之人的反应。”
她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节说了出来,这能体现她的细心和价值,又不会显得过于咄咄逼人。
周沐宸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不置可否,却道:“内务府初步查问,那瓶桂花露,确实经了刘太监之手。
但他一口咬定并不知情,只说是从库房按例领取,未曾动过手脚。”
沈薇薇心道,果然如此。
刘公公不过是个小卒子,或者,是个被推出来的替罪羊。
“库房管理森严,若无内应,外人难以轻易做手脚。”
周沐宸像是在陈述,又像是在提醒她,“此事,牵扯或许不小。”
沈薇薇默然。
她明白,自己己经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漩涡中心。
“你今日,算是替孤……也替贵妃,挡了一劫。”
周沐宸的声音听不出情绪,“暂且安心在此待着,孤既说了要查明,便会给你一个交代。”
这话,像是一颗定心丸,但也像一道枷锁。
他保她,是因为她有用,至少目前有用。
“多谢殿下。”
沈薇薇再次低头。
周沐宸最后看了她一眼,那目光深沉,似乎要将她看穿。
然后,他不再多言,转身,玄色的衣袂在昏暗的火光中划过一个利落的弧度,脚步声再次响起,渐行渐远,最终消失在甬道的尽头。
牢房内外,重新恢复了死寂。
沈薇薇靠着冰冷的铁栏,缓缓滑坐在地。
后背,己被冷汗浸湿。
与太子这番短暂的交锋,比她白天面对贵妃和刘公公时,更加耗费心神。
这个男人,心思深沉如海,每一句话都可能藏着试探。
他相信了她关于医术的说辞吗?
他对自己起疑了吗?
他所谓的“隐疾”是真是假?
他深夜前来,真的只是为了问病?
一个个疑问在她心中盘旋。
但无论如何,她暂时安全了。
而且,似乎……还在太子那里挂上了号。
她重新进入医疗空间,喝了些水,又给自己补充了一点葡萄糖和维生素。
必须尽快让这具身体强壮起来。
然后,她开始仔细回忆太子所说的症状,并在空间的数据库里搜索相关的病例和治疗方法。
神经衰弱、焦虑、PTSD……这些病症在古代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药物,但结合心理干预、饮食调理、物理疗法和某些中药方剂,并非完全没有改善的可能。
或许,这真的是一个突破口。
只是,该如何把握这个度?
展现多少能力,才能既体现价值,又不至于引来杀身之祸?
地底的夜晚,格外漫长而寒冷。
沈薇薇蜷缩在干草上,意识半是清醒半是模糊。
不知过了多久,高窗外透进一丝熹微的晨光,驱散了部分黑暗。
新的一天开始了。
而她,依旧被困在这方寸牢笼之中,前途未卜。
突然,甬道尽头再次传来了脚步声,这次是杂乱而沉重的,伴随着铁链拖地的声音和狱卒粗哑的呼喝。
“起来!
都起来!
点名了!”
沈薇薇心中一紧,坐首了身体。
牢门被哐当一声打开,一名面目凶悍的狱卒站在门口,目光在她身上扫过,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。
“你,沈薇薇?”
狱卒瓮声瓮气地问。
“是。”
沈薇薇低声道。
“出来!”
狱卒命令道,“有人要见你。”
沈薇薇的心猛地提了起来。
是谁?
是太子的人?
还是……别的什么人?
她依言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衣裙,深吸一口气,迈步走出了牢门。
等待她的,是福是祸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