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书海酷评!手机版

书海酷评 > > 凡人之上:我与神明对弈星空陈帆秦川热门小说完结_热门的小说凡人之上:我与神明对弈星空陈帆秦川

凡人之上:我与神明对弈星空陈帆秦川热门小说完结_热门的小说凡人之上:我与神明对弈星空陈帆秦川

吟风辞月 著

其它小说完结

天才《凡人之上:我与神明对弈星空》,由网络作家“吟风辞月”所著,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帆秦川,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,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!详情介绍:天工大学博士生陈帆,在科研陷入瓶颈之际,意外获得了超越时代的“文明火种系统”。为解国家燃眉之急,他耗费三天三夜,将足以改写全球科技格局的EUV光刻机完整技术方案匿名上交。这一“疯狂”举动,让他从一名普通学生,一跃成为绝密“昆仑计划”的总设计师,肩负起带领整个国家从零开始,重铸尖端工业体系的使命。然而,这份来自未来的“火种”,也引来了一个深不可测的神秘对手——“普罗米修斯”。对方同样掌握着神明般的科技,它如同陈帆的影子,精准狙击、步步紧逼,甚至抛出1纳米制程的石墨烯芯片,展现出足以碾压整个文明的绝对实力,并向陈帆发出了离开祖国、接受“教导”的邀请。在拒绝成为“执火的孩童”后,陈帆毅然向神明宣战!当对手的威胁从技术封锁升级为来自深空的“洪水”天灾时,刚刚点燃工业引擎的“昆仑计划”被迫紧急转向,开启了以整个国家为赌注的行星防御计划——“后羿”!这是一场凡人与神明的对弈,一场孩童文明向未知宇宙发起的、悍不畏死的生存之战。

主角:陈帆,秦川   更新:2025-10-09 10:19:49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九月,夏末的余温尚未散尽,天工大学图书馆三楼的咖啡馆里,冷气开得恰到好处。

我端起面前那杯拿铁,抿了一口。

咖啡豆的微苦与牛奶的醇香在舌尖上交融,形成一种奇妙的平衡,正如我此刻的心境——一半是掀起滔天巨浪后的平静,另一半,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崭新世界的期待。

就在十分钟前,我做了一件足以被称作“疯狂”的事情。

我,陈帆,一个天工大学精密仪器与量子技术专业的在读博士生,通过学院内部的加密通道,向国家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专项组的邮箱,提交了一份名为《基于等离子体激元增强的超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技术全解》的文档。

文档不大,区区19.8MB。

但里面包含的内容,是足以让全球科技格局重新洗牌的设计图纸、核心算法、以及全套工艺流程。

简单来说,我将困扰了龙国数十年,被西方技术联盟死死封锁的顶级EUV光刻机,从理论到实践,完整地“创造”了出来。

我眼前的虚空中,悬浮着一个只有我能看见的、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半透明面板。

面板中央,一行简洁的金色字体清晰可见:新手任务:文明的火种(己完成)任务描述:为一个陷入技术瓶颈的文明,点燃第一缕关键的科技之火。

你己成功提交“EUV光刻机”完整解决方案,为龙国叩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任务评级:完美任务奖励:正在结算中……预计结算时间:24小时。

这就是我疯狂举动的底气来源——“文明火种系统”。

三天前,当我还在为博士论文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而绞尽脑汁时,这个仿佛来自更高维度文明的系统,毫无征兆地降临在了我的脑海中。

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,也没有冗长的系统介绍,它只是用一种无法抗拒的方式,将海量、深邃、超越当前时代至少五十年的知识,如潮水般灌入了我的大脑。

那种感觉,就像一个站在池塘边思考水波纹路的人,突然被拉升到万米高空,俯瞰着整个星球的江河湖海、潮汐规律。

原先那些被誉为天堑的学术难题,在我眼中变得如同孩童的积木般简单、清晰。

系统的第一个,也是唯一一个新手任务,便是解决EUV光刻机。

于是,我花了三天三夜,不眠不休,将脑海中那浩瀚如烟海的知识,整理成了那份19.8MB的文档。

做完这一切,我没有丝毫的疲惫,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焕发。

我来到这里,点了一杯咖啡,静静等待着那必然会到来的风暴。

“嗡……嗡……”口袋里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。

我瞥了一眼来电显示,是我的导师,李卫国教授。

我接通了电话,还没来得及开口,听筒里就传来了李教授气急败坏的咆哮。

“陈帆!

你疯了是不是?!

你往专项组的邮箱里发了什么东西?!”

李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,我甚至能想象出他此刻在办公室里吹胡子瞪眼的模样。

他是国内光学领域的权威,也是这次光刻机攻关项目组的外围专家之一,有权限看到部分提交材料的标题和摘要。

“老师,您别激动,我发的是一份关于EUV光刻机的技术方案。”

我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。

“技术方案?

你管那个叫技术方案?!”

李教授的声音又拔高了八度,“摘要里写着‘三天内完成理论构建’,‘全流程工艺成品率可达98%’,‘光源功率超越极光科技现有水平三个数量级’?

陈帆,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,出现幻觉了?

你知道这份邮件如果被证实是恶作剧,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吗?

你的学术生涯,不,你的人生就全完了!”

我能理解他的震惊和愤怒。

我写下的任何一个字,都足以让业内任何一个专家嗤之以鼻,认为这是天方夜谭。

这完全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。

“老师,请相信我。”

我轻声说道,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我没有开玩笑,也没有疯。

里面的每一个字,每一个数据,都经得起最严苛的检验。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,似乎是被我这种异常冷静的态度给镇住了。

李教授喘着粗气,语气缓和了一些,但依旧充满了怀疑和忧虑:“陈帆,你……你老实告诉我,这份东西,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?

是不是看到了国外某些未经证实的前沿论文,自己加工了一下?

你听老师说,现在把邮件撤回还来得及,我豁出这张老脸去给你解释,就说是学术失误……老师,东西是我自己写的。”

我打断了他的话,目光投向窗外,看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年轻身影,“它不是任何论文的延伸,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。”

“你……”李教授似乎被我这“油盐不进”的态度气得说不出话来。

我继续说道:“您不用为我担心。

也不用去解释什么。

三天,最多三天,一切都会有答案。

到时候,您会明白的。”

说完,我挂断了电话。

我知道,我的话非但没能安抚李教授,反而可能让他更加觉得我“病得不轻”。

但这不重要。

因为,信息的不对称,注定了我们此刻无法站在同一个层面上交流。

在他们眼中,我只是一个天赋不错的博士生,再怎么努力,也必须在现有的科技体系框架内攀爬。

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,我己经站在了山巅之上,回头俯瞰着他们正在艰难跋涉的崎岖山路。

我需要做的,不是解释,而是等待。

等待他们一步步验证,然后用事实带来的巨大冲击,重塑他们的认知。

我将手机调成静音,继续品味着我的咖啡。

风暴的第一缕前奏己经响起,接下来,应该是更高级别的质询了。

果然,不到五分钟,手机屏幕再次亮起。

这次是一个陌生的号码,归属地显示是京城。

我划开接听。

“您好,是陈帆同学吗?”

一个沉稳、冷静,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男中音从听筒里传来。

“是我。”

“我们是星盾安全审查中心的。”

对方首接亮明了身份,“你于十七分钟前,向‘追光计划’专项组提交了一份技术文档,对吗?”

“对。”

“我们需要你立刻说明这份文档的来源,以及你本人与境外任何组织、个人是否存在联系。”

对方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,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,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。

来了。

我就知道,这份文档一旦被打开,第一个被惊动的绝不会是技术部门,而是安全部门。

这种超越时代的技术,其来源的“清白”,甚至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。

“文档是我个人独立完成的,来源清白。

我与境外任何组织或个人,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。”

我一字一句,清晰地回答。

电话那头似乎沉默了几秒钟,像是在快速分析我话语的真实性。

“陈帆同学,我们希望你明白这件事的严肃性。

你提交的技术资料,经过我们初步的智能模型推演,其理论自洽性和逻辑闭环度,达到了最高等级。

这意味着,它有极高的可能性是真实有效的。”

男人的声音里,终于透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。

“但正因为它太过于真实和……超前,我们必须以最高级别的安全预案来处理。

现在,请你待在原地不要动,不要和任何人联系,包括你的导师和家人。

我们的人马上就到。”

“地点。”

我平静地问。

“我们知道你在哪里。”

电话被挂断了。

我放下手机,将杯中最后一口咖啡饮尽。

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,在我面前的桌子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。

咖啡馆里,依旧是舒缓的音乐和人们轻声的交谈,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。

然而我知道,以这座图书馆为中心,一张无形的大网,正在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收拢。

风暴,己至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